杨玉环是唐明皇李隆基最宠爱的妃子,她的短暂一生中有很多美丽的故事,也有一些让人议论纷纷的小事情。
李隆基为了让爱妃杨玉环开心一笑,做了许多荒唐或轰动的事情。坊间流传着很多版本,但杨玉环第一次侍寝创下了记录,让李隆基彻底沦陷,他甚至愿意“剃头”。
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故事呢?
美色让人迷失理智,李隆基抢走了本属于李琩的心上人。
在成为唐明皇李隆基宠爱的妃子之前,杨玉环已经是皇子李瑁的妻子。因为她那迷人的美貌和过人的才情,杨玉环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被李瑁看中,成了寿王妃。
在与丈夫度过了甜蜜的婚前期后,杨玉环因为长时间没有怀孕的消息,最终被李隆基冷落了。
眼见李琩和她的家人幸福美满,杨玉环心中也感到一丝落寞。
这么漂亮的一个妃子,皇帝李隆基自然也对杨玉环印象深刻。
据说某晚,李隆基做了一个梦,梦中醒来后谱了一首《霓裳羽衣舞曲》,打算第二天就找来乐师们表演。
李隆基一直纠结着领舞的人选,想了好久,也没想到合适的人。突然,他想起千秋节时见过一面的寿王妃杨玉环,心里一动。
杨玉环那时候是寿王妃,跟那些戏班子里的人一起表演歌舞,自然会让人背后议论纷纷,毕竟她的身份也不太合适。
这个担忧也被李隆基身边的亲信高力士看出来了。聪明的他立刻提出了建议。
每年十月,李隆基都会带着亲信和家人去温泉宫度过寒冷的冬天。到时候,宣召寿王妃进宫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入宫之后,寿王妃的舞蹈表演情况,外界也就无从得知了。
李隆基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就答应了。
到了十月,李琩和杨玉环跟着李隆基一起去了温泉宫。
没过多久,高力士来到了李琩和杨玉环的住处,邀请杨玉环去给皇帝表演歌舞。他说因为忘记了请宫廷乐师进宫,而杨玉环又擅长跳舞,所以希望她能帮忙解决这个难题。
给自己的父皇跳舞,这是理所当然的,李琩没有多想就答应了高力士。
高力士后来找到李琩,说为了保护寿王妃的名声,这事最好别声张,李琩点头答应了。
杨玉环听说要为唐玄宗跳一支舞,就精心打扮了一番,赶紧去了唐玄宗观赏歌舞的地方。
原本就有着白嫩皮肤和漂亮容貌的杨玉环,经过一番精心打扮后,看起来更加娇艳动人。
在李隆基指定的地方,杨玉环感到非常闷热,脸红了,显得更加美丽。李隆基看到后,心中不禁产生了涟漪。
现在的寿王妃不再是以前那个青涩的小姑娘,而是展现出了成熟女性的魅力,韵味十足,格外吸引人。
李隆基原本不想打扰,但见眼前的佳人因热气而汗水微现,便轻声建议可以脱下外衣,没想到这建议让她有些手足无措,立刻跪下行礼。
李隆基扶起她,目光和心思久久停留在杨玉环身上,她的美丽和肌肤早已让他沉迷,难以忘怀。
缓过神后,李隆基说:“不知玉环能否为朕编一支《霓裳羽衣曲》的舞蹈?”
杨玉环稍微犹豫了一下,说:“陛下,这美妙的乐曲如果只由我一个人跳舞,可能无法完全展现出它的美妙之处。”
李隆基说没关系,他告诉杨玉环,明天会有更多的乐师到来,到时候再完整地演奏也不迟。现在,杨玉环可以先按照自己的理解,把这首曲子表演一遍。
杨玉环答应了,李隆基开始弹琴,琴声一响,他就点点头,示意杨玉环可以随着音乐起舞。
只见她扭动着丰满婀娜的身姿,口中吟唱道:“小垂手后如柳无力,斜曳裙时似云欲生。蛾眉微蹙情态娇羞,风中衣袖轻轻摇曳,仿佛带着情感……”这般动人的场景,早已让李隆基沉醉其中。
李隆基弹奏了一会儿音乐,杨玉环也随着乐曲起舞。舞罢,她脸上泛起了红晕,汗水微微渗出,更显妩媚动人。
李隆基忍不住,轻轻伸手帮她擦了擦汗。
没想到这一碰,竟然点燃了后来的绵绵情意,为杨玉环和李隆基之间埋下了深深的情缘。
沉迷爱情,心甘情愿被牵制。
两人一旦有了肢体接触,便如打开了一个新世界,之后这样的时刻便层出不群。
几天后,李隆基频繁召见杨玉环,两人在每次的歌舞中都更加亲密。分别时,他们甚至开始对彼此产生了依依不舍的情感。
尽管杨玉环和李琩的婚姻实际上已经破裂,但他们的名义夫妻关系仍然妨碍着李隆基与杨玉环的进一步发展。
为了达成目的,李隆基又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借着几年后太后忌辰的名义,把杨玉环送进了寺庙。表面上说是让她“出家”,实际上是为了结束她和李琩的夫妻关系,这样一来,日后杨玉环就可以光明正大地进入宫中,成为李隆基的人。
李琩听说妻子被选去做女道士,心里很是困惑。
后来,高力士坦白说寿王妃不会再回到他身边了,还提到了跳舞的杨玉环,这让皇帝想起了心爱的昭成皇后,李琩这才明白事情的真相。
不管李琩是当臣子还是做儿子,他都没有能力阻止这件事。只能无奈地叹口气,接受了这个现实。
早年间,杨玉环和他心意相通,两人被大家视为才子佳人。
现在,他们成了地位不相等的人,这让他们感到难以置信,同时也为自己当年逐渐冷落杨玉环而感到羞愧和后悔。
另一边,杨玉环早就因为李琩的冷漠而感到心寒,对他的感情也渐渐消失。反而是与李隆基频繁地对歌起舞,让她对这位魅力十足的君王产生了爱慕之情。
于是,她痛快地同意了“出家”,并开始与李隆基深情相恋。
这对恋人曾在骊山享受了一段美好的时光。据说杨玉环和李隆基在那里相依相伴了整整二十六天。杨玉环首次侍寝便打破了历史记录,让李隆基心甘情愿为她做出改变。
不久后,李隆基如约迎杨玉环进宫,从此,关于杨贵妃的种种传说便开始在人间流传开来。
在李隆基统治的时代,大唐达到了鼎盛,而美丽的杨贵妃则像是大唐的象征,既迷人又多彩。
慢慢地,她从皇帝宠爱的妃子,变成了大唐的标志,荣誉的代表。
许多老百姓都想亲眼看看杨贵妃的样子,并把她当作一个传奇人物,给她的形象增添了几分神秘感。
在许多关于杨玉环的传说里,有的赞美她的美貌和温柔,也有的表达了不同的看法。
李白也是其中一位质疑杨贵妃的人。他用诗歌表达了对贵妃的讽刺。
用诗表达情感,褒贬不一
李白和杨玉环的关系,从诗歌开始,也以诗歌结束。
那年,杨玉环遵照玉真公主的嘱咐,向李隆基推荐了诗人李白,可惜李隆基并不在意。
杨玉环实在没办法了,只好直接念出李白的诗句,希望能引起李隆基的注意。
听说唐明皇曾欣赏过庐山那宏伟的瀑布,杨贵妃便吟诵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阳光照耀香炉峰升起紫色烟雾,远远望去瀑布像挂在山前。水流飞泻直下有三千多尺,仿佛银河从高空九天坠落。”
李白那令人振奋的诗句,深深打动了唐玄宗李隆基,于是他终于同意与李白见面。
可惜,李白在外回来后才接到圣旨。李隆基已经忘了要见李白的事,李白只能再等等下一次机会。
十月份到了,杨玉环和李隆基又决定去骊山温泉宫度假。杨玉环提议再叫李白来,为他们的空闲时光写诗作词,增加点乐趣。
于是,李隆基又特地下了一道圣旨,邀请李白进宫相见。
然而,这次又错失了当面献诗的机会。
李隆基正在和杨玉环赏花,被一首《凌波曲》的乐曲吸引,完全忘了自己已经召见李白的事情。但这次,李白决定直接把自己的诗作呈给李隆基。
杨玉环拿到李白写的诗后,一边读给李隆基听:“镜湖有三百里宽,荷花在湖中绽放。五月时,西施采莲,引得人们争相观看,把若耶溪都挤满了。她坐船回去时,连月亮都不等,就回越王家里去了。”
李隆基听了之后,觉得还不如刚才那首《凌波曲》好。杨玉环却不肯放弃,既然答应了玉真公主,她就要把这件事做到底。
经过一番撒娇软磨硬泡,李隆基最终答应了美人的心愿,不仅接受了李白的诗,还特意给他安排了一个翰林学士的职位,只为让杨玉环高兴。
杨玉环完成了玉真公主交给她的任务,心里也轻松了许多。
后来,李白的诗歌果然光芒四射,受到了很多人的喜爱。
另一方面,他的孤僻和酗酒的习惯也给他带来了不少麻烦,其中就包括得罪了皇帝身边的红人高力士。
越来越不拘小节的李白,在一次觐见时,醉醺醺地胡说八道,搅乱了正在赏花的唐明皇和杨贵妃的好心情。
原来唐明皇很少主动邀请李白来作诗助兴,这次是为了让赏花活动更加风雅有趣。
没想到李白喝得酩酊大醉,衣着凌乱,很是狼狈。
在大家的帮助下,李白终于从醉酒中清醒过来,这时他才发现自己在皇帝面前出了丑,赶紧跪地请罪。
那天李隆基心情很好,就没有计较李白的失礼,反而让他即兴为赏花会写一首诗。
李白得到了弥补过错的机会,自然全力以赴。
他很快就写完了一首《侍从宜春苑奉诏赋龙池柳色初青听新莺百啭歌》,然后交给了李隆基。
李隆基看了之后,对李白非常欣赏,就不再计较他刚才的冒失。接着,他又让李白当场作诗,为今天的赏花活动和他最爱的妃子助兴。李白提起笔来,一挥而就,写下了三首《清平调》。
李龟年为这首诗谱了曲并演唱,这让李隆基非常满意,更加赞赏李白的才情。
从此,李白的诗歌开始在民间广泛流传,被人们尊称为“诗仙”。
这几首《清平调》成了众人喜爱的诗篇,不过,每个人对这首诗的理解都不一样,特别是这几句:“请问汉宫中谁能比得上,可惜飞燕只能靠新妆来衬托。名花与倾国佳人两相欢悦,总是让君王含笑观看。”
一些有学问的人觉得,表面上是在夸奖杨贵妃的美貌,但实际上是在暗示她的美色让君主沉迷,不再关心国家大事,最终导致国家和百姓受害。
当时,杨贵妃深受宠爱,所以没有人敢公开讨论这首词的隐含意思,怕因此受到惩罚。
一直与李白关系不好的高力士,听说了这个民间传闻后,就向杨贵妃告了状。
听说外面有人在说自己的坏话,杨玉环心里非常生气,渐渐地也就不再跟李隆基提李白了。
失去别人的帮助后,李白不再受到重视,他更加沉浸在喝酒中以解愁苦,就像一颗陨落的明星。
自古以来,美丽的女子往往伴随着各种议论。但若不是杨玉环的引荐,李白或许就无法获得这份官职,也无法有机会把自己的诗词流传到民间。
这在现在看来,恐怕也是一种“不懂人情世故”的表现,让人觉得难以接受。
关于杨玉环,有些人认为,她只是一个无辜的女子,因为美貌而被选中。国家的兴衰和君主的过失,都不该由她来承担责任。
因为贪图美色,李隆基抢夺了自己的儿媳妇。他日日夜夜不理朝政,只与美人享受欢乐。杨玉环并没有过错。
这种说法有一定道理。在历史上,女性通常都是男性的附庸,没有多少权力和财力。凭什么她们能有能力让皇帝放弃自己的职责,祸害国家和百姓呢?说杨玉环耽误了朝政,确实有点不太对头。
很多争端确实跟杨玉环有关,甚至连有名的安史之乱,也有她的影子在里面。
当一位佳人被置于国家象征的位置上,她就不再拥有完全的自由,而是成为了权力的标志。她的存在代表着国家的存在,她的倒下意味着国家的衰败。
这种被赋予的意义,对杨玉环来说也是一道枷锁,锁住了她的自由,逼迫她活成了一个符号,代表着空虚的皇室。
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