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以“和平大使”著称的美国总统特朗普,最近又在胡塞武装的问题上展现了他对和平的渴望。
5月6日正在白宫与加拿大总理会晤的特朗普突然对媒体宣布,美国已经与胡赛武装达成“不再互相攻击”的停火协议。
这种非常少见的妥协姿态和3月15日特朗普宣称的“压倒性的致命打击”形成鲜明反差。
虽然美国当初打击胡塞武装的借口是“维护红海航行安全”,但是地球人都知道这次军事行动与以色列密切相关。
然而让人意外的是,以色列竟然对这份突然降临的和平协议一点准备都没有,并且胡塞武装明确表示还会继续支持哈马斯的行动。
展开剩余92%特朗普不顾内塔尼亚胡反对匆忙停火究竟有何目的,美国下一步将会对哪里动手呢?
一、“赔钱”的战争自从“阿拉伯之春”以来,深得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就将逊尼派主导的也门政府赶出了首都萨那地区。
截至目前,该组织已经掌控也门三分之一的领土和接近一半的人口。
按照美国中央情报局(CIA)的估算,胡塞武装至少拥有15万核心兵力,以及超过80万的潜在动员能力。
特朗普十分清楚光靠空袭,根本无法彻底消除胡塞武装的威胁。
然而以美国目前的经济实力,用地面部队发动一场规模不小于海湾战争的军事行动,完全是天方夜谭。
根据美媒报道,这场持续不到两个月的空袭行动已经烧掉7.5亿美元军费,并且多架F/A-18“超级大黄蜂”战机的战损代价也让白宫压力山大。
退一万步讲就算美国能够彻底打败胡塞武装,美国又能从中获得多少好处呢?
虽然也门紧挨着沙特这个中东最大的产油国,但是也门却非常不幸地没有获得石油资源的恩赐。
再加上持续10余年的内战打击,也门已经成为中东地区最贫困的国家之一。
让人惊掉下巴的是,极度缺水并且严重依赖国际救助粮食的也门,竟然是中东最大的恰特草(一种精神类植物)主产区。
一旦美国通过地面部队建立起对也门的实际控制,他们非但不能像在叙利亚、伊拉克那样偷小麦、偷石油,反而还需要承担国际扶贫的人道主义义务。
这完全不符合美国军工复合体的战争逻辑。
从美以同盟的角度来看,特朗普“不宣而停”的做法确实很让内塔尼亚胡恼火,但是光发牢骚不掏钱的以色列显然无法强迫美国继续打这场铁定赔钱的战争。
从两个方面来看,这场将近两个月的空袭行动已经足以让特朗普满意而归。
1、国际油价的影响
在美国持续空袭的影响下,胡塞武装对红海航行安全的威胁已经基本消失,短期内他们大概率不会对过往船只发动攻击。
在红海局势降温的影响下,3月15日至5月6日国际油价跌超12%,这对急需稳定通胀的美国来说绝对是重大利好。
2、美俄、美伊关系的影响
胡塞武装不仅是伊朗扶持的“什叶派抵抗之弧”核心成员,他们还和伊朗背后的俄罗斯关系密切,美国空袭胡塞武装对伊朗、俄罗斯的中东战略布局影响重大。
如今美俄关系缓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伊朗也早在4月初开始和美国谈判,特朗普的“敲山震虎”目的已经基本实现。
二、格陵兰岛的争端众所周知,特朗普从未掩饰吞并格陵兰岛的意图,但是让人大跌眼镜的是,美国间谍竟然已经登上了这片盟友管辖的领土。
5月7日丹麦外长紧急召见美国驻丹麦大使馆临时代办,对这种针对盟友的间谍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或许是因为没有掌握实锤证据,丹麦这次除了口头抗议以外,并没有采取任何实质性反制行动。
美丹两国的此次争端起因是美媒的一篇“泄密”报道。
5月6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美国三家情报单位真在通过间谍手段分析格陵兰岛的“舆情”,美方想搞清楚当地居民对特朗普“夺岛”计划的真实看法,这将为美国下一步在格陵兰岛从事“颜革”行动提供帮助。
虽然丹麦外长对记者表示美媒的报道真实性还有待验证,但是美国情报部门的负责人似乎已经不打自招。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图尔西·加巴德在回应有关《华尔街日报》5月6日报道真实性的问题时,竟然怒斥这是泄露“美国国家机密信息”的羞耻行为,她觉得《华尔街日报》应该受到法律追究。
让人感到无语的是,5月1日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迈克尔·华尔兹刚刚因为“胡塞武装打击计划泄密事件”被特朗普“炒鱿鱼”,按理说接替华尔兹的鲁比奥应该狠抓情报保密工作,可是恼羞成怒的加巴德却变相证实了美国针对丹麦的间谍行为。
特朗普不惜一切代价抢夺格陵兰岛,究竟是为了什么呢?
首先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可以大幅利好美国经济。
别看位于北极圈内的格陵兰岛自然环境那么恶劣,它可是全球公认的“聚宝盆”。
这里不仅埋藏着全球25%的稀土矿藏,而且还有大量等待开发利用的油气资源、有色金属等矿产资源。
对于拼命降低美国贸易逆差的特朗普来说,得到格陵兰岛就意味着摆脱对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矿产大国的依赖。
其次格陵兰岛的地理位置对于开辟北极航道至关重要。
在3月底与芬兰总统会晤后,特朗普宣布美国将从芬兰订购大约48艘破冰船,分析人士指出特朗普此举很可能是为开辟北极航道做准备。
北极航道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保障过往船只不受浮冰威胁,如果格陵兰岛成为美国领土,特朗普就可以将它打造成北极航道的维护基地。
最后,格陵兰岛军事基地对美国军事霸权十分重要。
冷战时期美国为了全面围堵苏联,在格陵兰岛某处空军基地部署了战略轰炸机和导弹发射基地,这让美军的打击范围可以覆盖整个欧亚大陆。
虽然美俄关系回暖的趋势非常明显,但是为了确保美国军事霸权长期稳定,特朗普绝不会放弃格陵兰岛的军事基地。
三、艰难的“夺岛”计划丹麦在军费预算、兵员规模和装备水平等方面,都和美国存在断崖式的差距,表面来看特朗普的“夺岛”计划根本没有任何难度。
然而从美国的实际情况来看,吞并格陵兰岛的难度恐怕比重返月球还要高。
1、美债危机的阻碍
如今美债总额已经站稳36万亿美元关口,并且6月份美国政府就将面临多达6.5万亿美债到期的“债务洪峰”。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丹麦所在的欧盟持有的美债规模多达9800多亿美元。
如果特朗普强行发动针对格陵兰岛的军事行动,欧盟国家很可能集中抛售美债避险。
美国之所以能够长期保持全球霸权,和美债提供的融资渠道有密不可分的联系。
假设特朗普为了吞并格陵兰岛放任美债抛售潮发展,美元、美股等美国金融霸权的基础都将面临崩溃风险。
到那时即使美国可以用格陵兰岛的矿产资源恢复经济,也无法避免失去全球霸权的结局。
2、北约盟友的阻碍
虽然确实有不少特朗普团队成员鼓吹美国应该退出北约,但是这种“口嗨”行为主要目的是迫使盟友增加军费开支。
对于军工复合体占主导地位的美国来说,任何一位损害美军和北约的总统都很难善终。
一旦特朗普出兵“夺岛”,北约就将陷入和当年华约类似的盟友相残困局,不再信任美国的欧洲国家大概率会退出北约。
特朗普拉拢普京抛弃泽连斯基的做法,已经让德法等国开始布局欧洲战略自主化;
如果特朗普再对格陵兰岛下手,欧洲军事同盟很可能就此诞生。
3、美国选民的阻碍
根据美媒3月25日发布的民调数据,反对吞并格陵兰岛的美国民众占比高达49%,而那些特朗普“夺岛”计划的铁杆支持者仅占19%。
对于欧洲裔人口占比高达60%的美国来说,出现这种悬殊的民调结果并不奇怪。
很多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之所以经常推出一些奇葩政策,主要目的是争取“红脖子”群体的支持。
这些认知水平低下并且情绪非常极端化的选民,是特朗普重返白宫的关键。
然而如果特朗普的极端政策遭到美国大多数选民抵制,这位疯狂作秀的商人总统也只能乖乖放弃。
结语特朗普匆忙和胡塞武装达成停火协议,并不单纯是为了加快吞并格陵兰岛的计划,他主要是不愿意继续在这场没有太大利益的战争中消耗下去。
美国直接派兵“夺岛”的可能性非常小,但是他们绝不会放弃用间谍手段扰乱当地局势。
那么,你怎么看特朗普的“夺岛”计划呢?
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喜欢我们的文章,麻烦大家点个关注哦!
发布于:河南省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