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六里投资报
中泰资管旗下知名基金经理姜诚,日前与投资人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内部沟通,围绕市场密切关注的AI、新能源,地产、银行等行业,推心置腹地坦承分享了他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尤其是他对这些行业的分析框架、思考过程,值得投资人借鉴。
作为管钱经验超过10年的名将,姜诚以价值投资为市场所知,虽然短期看今年业绩表现没有那些All in AI的基金来得波澜壮阔,
但他始终秉持着做能睡得着觉的投资,做让客户拿着不揪心的基金。
姜诚管理的基金,在熊市跌得少甚至正收益,在牛市慢一些但也有个合理回报,这样长期下来就能领先于大多数人。
他的代表作——中泰星元,在2022年熊市中还实现了正回报,在2023年只亏了7.18%;
从其2018年12月管理星元以来,截至今年11月13日,Choice数据显示,近7年时间,实现任职回报195.37%,年化收益16.87%。
对于当前的市场,姜诚表示,A股整体基本面最差的时期已经过去,行业分化明显:
人工智能产业链景气度较早起色;
快递、硅料、光伏玻璃等顺周期行业在供给端“反内卷”下利润率有所修复;而地产链和造纸等行业仍面临压力。
他指出,银行三季报呈现出了非常好的一个态势,就是息差环比的改善;估值虽有所提升,但如果ROE能维持在9%-10%,仍具吸引力,
对于银行业的投资分析,应更关注ROE。
在地产方面,他指出,地产库存压力较大,
但有的头部企业凭借谨慎拿地和严格纪律,新项目利润率仍可达十个百分点以上。
在投资策略上,他指出应该坚持“知识挑难的学,决策挑简单的做”,
个股持仓的比例跟估值水平负相关,跟潜在的内部收益率正相关。
来源:
Choice,截至2025.11.13
投资报(Liulishidian)精心整理了姜诚的内部分享精华内容:
A股基本面
最差的情况已经过去
站在当下,未来会发生什么变化?
我们可以陈述一下现在的一些线索,
我们为什么选在今天?
也是想等三季报出完,我们看一些更明确的线索之后,再跟大家做交流。
目前已知的事实,是A股整体的基本面的底已经出来了,
这个是明确的,基本面最差的情况已经过了。
作为一个整体,基本面最差的情况其实都不是今年过的,是去年下半年,现在这个证据已经很明确。
二,是在行业的分化上,
人工智能产业链,我们就不讲了,因为它有单独的需求驱动因素,它的景气度早就好起来了。
在顺周期的板块当中,
若干的行业受益于供给端的反内卷或者说去产能,Q3我们看到利润率的修复。
比如说快递的反内卷落地是很明确的,我们在Q3看到了利润的表现,
比如说硅料,比如说光伏玻璃,
其实我们在Q3都已经看到了相应的利润率的抬升。
还有相对来讲在筑底,但是底部同比来看压力减小了,比如说化工,
我们没有看到化工品的价格大幅反弹,但是去年的基数低,所以同比上来讲,今年其实也已经看到有好转的迹象了。
那么更差的是什么?
更差的是地产链,或者说最差的是地产链,
地产链,我们现在无论从销售、还是报表利润,都没有看到明显修复,甚至Q3头部的大开发商还在释放业绩压力。
还有一个比较差的行业——造纸,
造纸是供给端的压力特别大。
造纸是属于过去两三年行业都没什么利润的情况下,还有企业拼命扩产,这是一个比较独特的现象。
反内卷效果开始显现
三季度利润已有所改善
我们再复盘一下二级市场股票价格的相对表现,就是一个清晰的基本线。
我们看到反内卷带来的竞争力度下降效果越好的,它的股价表现也越好,反内卷没什么效果的,它股价也不涨甚至跌给你看。
地产这种需求端持续下行的,就完全没有涨的机会。
所以,我觉得资金驱动不是主要的;
存款搬家大概率是股票上涨的结果,而不是股票上涨的底因。
站在目前往后看,我觉得不确定性在于修复的程度。
比如说反内卷目前有一些行业落地了,或者说是有效果开始显现,但是它能有多强,支撑多高?
现在我们看到Q3的单位利润有改善,但能改善到什么程度?
股价基本上提前半拍表现,现在反映到的什么程度呢?
比如我们刚才提到的一些行业,反内卷各种各样的举措对基本面有正向刺激的这样一些行业,它的估值水平就到了一个尴尬的状态。
就是说,如果我按照悲观假设给头部龙头企业进行估值的话,
它现在对应着行业不赚钱,它一个人赚超额利润,这样一个状态下的估值水平通常是在20倍左右。
能说它贵吗?
不能说,
因为我们也不至于悲观地假设长期维持在行业整体不赚钱,就一家企业赚钱。
但是如果我们按照中枢的利润来看,那它十几倍,比如说15倍左右这样的一个水平,
贵吗?
好像也不太贵,便宜也不便宜。
从去年9月中下旬到现在,其实已经涨了一年多的时间。这一年多的时间里面,就使得原来不那么重要的矛盾,现在变得重要了。
所以,我觉得现在对于研究的要求是更高的。
一眼甜的东西肉眼可见的在变少,
你要说他们一眼就贵,还远谈不上。
银行息差止跌企稳
负债成本还有下降空间
但是,我的组合相对来讲舒服的一点在于,前期没有那么显著的拔估值的过程。
除了一个板块,我的组合当中只有一个板块拔估值,
银行从不到5倍的市盈率,经过这两年多的上涨,其实已经达到了七倍多,个别的银行已经涨到了十倍,一倍的PB以上了,我说的是A股。
银行为什么这两年表现这么好?
大家可能又会觉得防御,第一反应是防御。
但是,我觉得不只是,它不只是交易行为。
因为银行三季报呈现出了非常好的一个态势,就是息差环比的改善。
之前我们曾做过一个保守的假设,说息差长期下降,降到ROE到7%大概能止住,这是一个模糊的判断。
现在ROE降到了九个点,息差开始环比改善了,资产质量也开始改善。
我们看到除了个别的银行之外,Q3基本上盈利水平、盈利的状态都是改善。
如果是这个样子的话,如果ROE的底是9%,那现在估值就又便宜了。
虽然它拔了估值,它从0.5倍的PB涨到了0.7倍、0.8倍的PB,
但是,你看如果ROE能9-10个点的话,好像又便宜了。
所以,我觉得这可能是另外一个原因,
就是基本面端,虽然银行没有表现出很高的利润增长,但是银行从来都不是看利润增长这个单一指标的,还有息差。
息差这个很容易理解,
其实早先我们就有个判断,就是负债的重定价,滞后于资产端的重定价。
在降息的过程当中,负债它降得晚,资产端降得快。
所以前年、去年我们看到了息差快速下行。
今年一季度开始有一些个别的银行,由于定期存款的重定价,息差已经止跌回稳了。
到今年Q3,几乎所有的银行息差都止跌回稳,
大家如果毛估估再测算一下的话,到明年或者是到后年,未来1到2年的时间内,
由于负债端的重定价,导致银行的负债成本大约还有50个BP的下降空间,不同银行会不一样。
如果你往好了想,资产端的回报率不下降了,负债端成本再下降,
那ROE可能又回到十来个点了,这种好事是可能发生的,
但是我们还是发一个下等愿,只能说现在银行有积极的变化,我暂时还没有上修长期的估值的结论。
这三四年的行业基本面的走势变化,跟我们买之前的预期完全一致。
这说明银行它的逻辑还是很清晰的,它所有的数据都是公开透明的,它是可以算的,可以推演的。
我们过去几年挑了一个简单的事去做,受益于做简单的决策。
就像我在季报里说的,
以后还是这个原则,知识挑难的学,要多学习人工智能,决策挑简单的做。
地上有钱包,弯腰捡起来没什么丢人的,都是钱,不是非要爬到珠穆朗玛峰顶去抢或有或无的一块钱。
我们的组合
阿尔法没有削弱
站在现在这个时点往后看的话,我觉得我们还是多观察,少动。
算力链涨到这个样子,其实它隐含的假设已经比较苛刻。
我不会说它是泡沫,我只是说我现在不知道它是不是泡沫。
但是,如果现在的市值要有坚实的基础的话,隐含的假设一定不是保守的假设。
行业大厂们那数万亿美元的计划,我也不知道长期的投资回报率会如何?
目前比如说,你用在搜索引擎上,提高了用户的匹配率,它适度地增效。
当然这种量级的价值创造,或者是效率的提升是不够的,
广告的效率提升,那广告主的新增收入来自于哪里?
几万亿美金的投资量,你一定要诞生创造大的新的价值,这个我们要拭目以待。
然后再加上整个算力链条各个环节未来的供需关系,竞争格局。
我们说,可预见的短期内供需关系是很好的,
但是,它对于一个致力于求长期积分的价值型的投资人来讲,这些信息不够。
我们看看顺周期的链条当中,
因为现在估值不贵,所以我们就可以先拿着再看,时刻小心价值陷阱。
如果有一些长期的价值永久性损失的话,买入并持有不是一个目标,它只能是一个结果。
我觉得它的长期价值在,然后股价又没有大涨,才会长期持有。
目前看到的信息来讲,我们的组合,阿尔法没有削弱,
问答部分:
锂电领域
头部企业阿尔法更明确
问:对于新能源赛道内的投资价值的排序?
答:这个问题应该是说我们对这几个行业的排序,对不对?
其实,我不从赛道的角度考虑问题,
任何一个行业就像黄金一样,它没有办法定价的,
有价值的只能是个别资产。
所以,还是要一事一议。
光伏行业、锂电行业、新能源汽车这些赛道哪些资产有价值?
取决于哪些资产有长期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目前来讲,我们看到的是在锂电领域,头部企业的阿尔法相对来讲更明确一些。
光伏领域,还分好多环节,硅料这个环节竞争是很激烈的,
目前来讲,反内卷胶膜有效果,头部企业的竞争力很明确,现在的估值水平就是我说的尴尬的状态。
新能源汽车现在挣钱还没几家,还没到下判断的时候,
在我的评估框架内,不存在给行业进行定价的问题,只是对个别资产来进行定价。
它一定是由长期的竞争优势,以及长期竞争优势支撑的竞争格局决定,
而不是说行业的景气度或者需求演变的趋势,跟长期需求关系都不大。
地产定义成制造业
关注利润率、周转率
问:房地产行业预期何时企稳,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答: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就看那几样,看看去化的情况,看看新房销售的情况。
我个人认为,可能行业更需要关注的是这些贝塔层面的指标,
我自己其实更关注的,还是新拿地的利润率。
因为对于开发者而言,最主要的价值,更大比例的价值是来自于你以后拿的地,以后赚的钱。
存货它会有些许的影响,
只看以后的话,更有效的是现在我拿的地能挣多少钱,以后拿的地能挣多少钱。
目前来讲这个指标是乐观的,
就是部分头部开发商,现在拿的地项目利润率基本上都在十几个点,很高。
然后即便是今年压力这么大的情况之下,报表利润率在有存货压力的情况下,也依然有十个点。
长期来讲,我觉得地产一定是个大行业,一定支撑大市值,
相对来讲更敏感的,不是说一年卖10亿平还是卖5亿平,而是你卖房子能挣多少利润率。
如果我们哪一天看到项目的利润率持续性的下降,那是对长期价值产生更大的影响力。
我是把地产定义成一个制造业,
制造业关注的是什么?
关注的是利润率,周转率这些指标。
银行业投资
关注ROE更重要
问:怎样判断大型银行股的估值是否合理?例如市净率超过1,但是利润基本不增长,有投资价值吗?
答:利润增长不是那么重要。
如果ROE是10%,我们的预期收益率是10%,那增长和不增长是一样的。
重要的是ROE能达到多少,如果长期ROE超过10%,那市净率就可以超过一倍;
如果ROE达不到10%,一倍的市净率就贵,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
那么目前来讲,有效的新增信息是Q3大家看到息差环比改善了。
如果这个环比的改善能够稳住,偏乐观的就认为现在0.7倍PB到0.8倍PB的银行就低估,
我现在没那么乐观,所以我现在倾向于认为,可能0.7到0.8倍PB的银行属于偏合理,一倍的可能偏贵。
当然我说的是大行,
个别银行的长期ROE有13-15个点,那一倍的也OK。
对于这种价值型的股票,不要太看增长率,潜在回报率不是通过分红率加利润增长率来看,这是两回事。
分红收益率+利润增长率,是很多人计算潜在回报率的方式。
这种算法隐含的前提是市盈率永远不变,
所以不要那么去算,关注ROE更重要。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责任编辑:杨红卜
配资开户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